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 分享的快乐(我记得紫楠姐之前有一个转发的邮件,对我触动很大)
  • 推荐一本正在读的书:《习惯的力量》(查尔斯·杜希格著)
  • 自我批判

为什么Toastmaster发展得很好

Toastmaster 1924 年在美国加州成立,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了遍布122个国家,拥有14,350个俱乐部,292,000个会员的国际性公益组织。 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TM能发展得这么好,这么快?它究竟有什么魔力能让它在全世界范围内这么受欢迎呢?

我仔细想了一下给出了我的答案:

  1. TM的主题是锻炼公众演讲能力,而这一项能力几乎是人人都需要并且大部分人都缺乏的,也就是说有大量的需求。
  2. TM组织严谨,流程规范,几乎关乎俱乐部的大事小事都有一个手册可以遵循,这相当于质量控制。
  3. TM的文化中有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是鼓励,这降低了会员在成长过程中的风险,也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氛围。

这几点说得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同样进行了自我反驳:

  1. 有需求不代表会行动,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加薪,几乎大部分的人都有加薪的需求,但是很少人会做出导致加薪的行动。
  2. 真的是高质量的会议才使TM流行起来的吗?要知道TM和麦当劳不一样,全世界不同的地区会议质量差别非常大。

社会习惯的形成

并且,我必须要解释的一个事实是:为什么我到了波士顿后,虽然本地的TM质量>=国内的TM质量,但是我却远没有当初的积极性?

之前我和朋友聊天的时候谈到这个问题时我的回答是:因为没有了当初的那群朋友,没有动力了。 我差不多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后来在阅读《习惯的力量》(查尔斯·杜希格著)的时候里面有一章,是讲“社会运动如何发生”,我受到了启发,进一步修饰了我的答案。 先分享一下我从书里面获取的信息:

书里谈到,社会习惯产生的根源:

  1. 运动的起因是友情或者亲密的熟人之间牢固的联系所形成的社会习惯。
  2. 运动的发展在于群体的习惯,以及社区与党派之间脆弱的联系。
  3. 而运动的持续在于运动领袖让参与者形成了新的习惯,树立了新的认同感和主人翁感。

书中给出的例子是蒙哥马利公交车抵制事件,这也是后来黑人民权运动的导火索。这个事件高中历史课本里有提到,但是课本里面没有提到的是:在罗莎·帕克斯之前,在蒙哥马利还发生过多起黑人和白人在公交车上发生争执的事件,但是每一次都是白人胜出并且事情就不了了之。为什么唯独这一次结果就不一样了呢?我从书中总结了两个原因:

  1. 罗莎·帕克斯这个人不是一般的黑人,她的“朋友圈”很大,既有白人律师朋友,也有底层的黑人民众。所以她出事了,是朋友都要帮一把。
  2. 当时美国民权运动的大势已成,仿佛黑云压城一般,就等一声雷响。E·D·尼克松(全国有色人种民权促进协会蒙哥马利分会的前主席,不是总统尼克松)也抓住了这个时机果断出击,发动抗议并且持续地运营这项运动

将这个例子和理论联系起来,找一下蒙哥马利公交车事件和社会习惯产生的根源之间的联系:

  1. 熟人朋友之间的强联系<——>事件的开始,罗莎·帕克斯的亲朋好友出于同情而做出的声援
  2. 朋友的朋友之间的弱联系<——>事件发展过程中,她的朋友的朋友也在“社交圈中的舆论压力下”加入了抗议活动
  3. 形成参与者的新习惯,树立认同感<——>事件发展到最后,大家形成了一种默认的共识:抵制公交车==为黑人争取权利==推动历史潮流向前发展 所以最后掀起了50-60年代的民权运动的热潮。

## Toastmaster的发展与社会习惯的关联

依照这个原理,分析一下TM从一家俱乐部开到近万家俱乐部的奥秘:

Being a member of Toastmasters International involves more than just showing up at meetings and giving a speech now and then. Toastmasters membership is about being part of a supportive group of individuals in your local area who share the common goal of improving their communication and leadership skills. – From Toastmasters International Website

  1. 一个新的俱乐部的成立需要由一群相熟的人(作为创会骨干)在大家共有的核心社交圈里发起,作为创始人,他们的动力、承诺和付出是最大的。但是光有这些人的话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小的兴趣团体,如果想要发展壮大的话需要接纳更多的人。
  2. 慢慢地会有在核心社交内圈之外,但是在泛社交圈之内的新人加入。新人加入的最初阶段大家的联系是脆弱的,这个时候他有两个选择:一是强化这种社交联系,融入核心社交圈,二是退出整个泛社交圈。
  3. 不管是新人还是旧人都能在这个社交圈的活动中受益,慢慢地大家接纳了这个圈子。每周一次的例会也成了习惯。

为什么没有了当初的激情

最后算是回答我自己的问题吧:为什么来了波城后没有参加TM?

  1. 不能够承诺每周付出10小时左右的时间在TM上(一方面功课忙,另一方面自身惰性)
  2. 恐惧所要付出的努力,包括时间、承受自尊心的打击
  3. 害怕现实达不到预期(认为再也遇不到之前那么Nice的人了)

微吐槽:来美一年有余,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圈子”。也许在中国这个叫关系,之前对于关系二字嗤之以鼻,但是现在心态变了很多。倒不是说要凭借关系办什么事,但是每个人生活在一个个圈子里,幸福也好,不幸福也好,都和这个圈子脱不了干系。 我们的父辈一生几乎没有太多不同的圈子,换句话说他们没有太多选择幸福的余地,也许上天眷顾圈里人都是慈眉善目,那自然其乐融融容,如果圈里人成天勾心斗角,那么不免被消极的现实拖累。 不管怎样,他们把对生活的苦乐的期盼都寄托在了我们身上,我们从这代人从精神和物质层面都有更大的选择的权利。 我们有什么理由让自己成天呆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面发霉呢?如果可以的话,我所希望的生活是:推开家门,你正从山脚下来。